您的位置: 抗击新冠 同舟共济 战疫日记

我们七人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支援的日子里

发布时间:2020-02-24 09:37本文来源: 重症医学中心 护士长 张文婷

(作者:张文婷,中共党员,医院重症医学中心护士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临时党支部书记)

编者按: 四川省人民医院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一共7人,都是我院护理临床一线的精兵强将,平均年龄只有31岁,是一支朝气蓬勃、敢打敢拼的医疗战队。自2月2日随四川省第二支医疗队队到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后,他们迅速承担起了这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护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尽职尽责。


01 张文婷:小身板,大力量      

来自外科监护室的张文婷是四川省人民医院第二批七人医疗队的队长,也是分管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五病区的副护士长。她身材娇小却能量无限。她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医院忙碌,忙着规范院感流程;忙着整理调度物资;忙着规范完善各班护士工作职责,梳理工作流程;忙着在医护人员紧缺的状况下合理分配护士管理病房……很多时候,她也穿梭在隔离病房里,执行治疗措施、检查护理质量、整理物资仪器、安慰鼓励患者。她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原本就娇小的身躯让人见了更加心疼,五六个小时下来,全身湿透,脸上是深深的压痕,却从没有听到过她喊苦喊累。共产党人的精神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刚来武汉第三天,队员们就听到她偶尔咳嗽的声音,劝她多休息,赶紧吃药。可是,大家都知道,她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不仅要跟着队友们一起轮班,下班之后还要处理病区里的其他事情,就算回到酒店她也没有太多时间休息,要向上汇报我们每天的工作量;汇报队员们每天的身体状况;要接收和转发各种通知等等,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工作。他还会抽出时间找队员谈心,疏导大家在工作中的紧张和焦虑。“你的责任重大,我们希望你能多抽点时间休息一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可不能累倒了。”她的队员们常这样劝她,她却说:“没事的,我们共同努力,防护好自己,救助更多的患者,我们一起平安回家。”


02 杨雅景:雷厉风行,勇为人先

同样来自外科监护室的杨雅景,为人率直,工作魄力、业务能力组员们都交口称赞。作为五病区第六组的组长,每天正式开始工作之前,都会提前了解病房患者的病情,为了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她注重能级搭配,让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带着经验相对少一些的老师一起管理患者。她每小时主动巡视患者,不断查漏补缺。在隔离病房里,她总是穿着防护服第一个进入,最后一个出来,和组上的男同志们一样承担着最苦最累的工作。她为了将更多的时间服务于患者,为了节省防护物资,上班前从不敢多喝水,而且她是我们组上唯一一个每次上班都穿着成人尿不湿工作的人,那种不舒服的束缚感只有穿过的人才能体会。在工作过程中,她协调能力强,对护理工作轻重缓急拿捏稳准,安排得当,提高了整组的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只要在隔离病房,她就不会停歇,始终像风一样穿梭在患者身边。


03 税高:专业能力强,执行能力更强

大家都称他为税师兄,不是因为他年龄大资历高,而是因为他是七人小分队里唯一一个呼吸ICU的老师。他专业能力强,针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表现多为呼吸困难、乏力,每个患者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氧疗及呼吸支持。作为呼吸ICU的他,能准确客观地观察判断病人的病情,提前给予针对性的处理。对于气管插管带呼吸机的患者他主动去管理,对于高风险的操作他从不退缩,做好防护后依然按需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雾化。每一次的护理都能做到细致准确,给患者专业治疗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记得刚进病房的第三天,快下班时,一位大小便不能自理的患者将床单被套都尿湿了,税师兄带着他的队友主动给患者更换床单元,评估患者后建议为患者留置导尿。在当时患者人数多,医护人员严重缺乏的现状下,他为了让病人舒适,不惜加班,在给予患者治疗的同时也给予了充分的人文关怀。


04 周宗锦:细心周到,善于总结    

   周宗锦是我院急诊监护室的老师,说到急诊,大家可能都容易用:风风火火,咋咋呼呼……等来形容那里的医生和护士,因为“急诊”顾名思义都是急症专用通道,来就诊的患者病情急,陪同的家属心里急,病人多了医生护士也跟着急。然而,在我们周老师的身上,你看不到一丝急躁冒进,相反感受到的却是沉稳细腻。他平时话不多,进病房后静静地观察周围,然后就是埋头做事。刚进病区头两天,他一有空就清理整顿,把凌乱的病房物资归类放置,无菌物品放这里,清洁物品放那里,俨然一副管家模样。物品归置好了,标识清楚,位置明确,大家上班也不用到处翻东西,大大提高了拿取物品的效率,也节省了体力。同时,他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每日发现的细小问题和解决办法都会微信分享给大家,优化护理流程。正所谓,男生细心起来,真没女生什么事了!


05 程丹:一片丹心,不畏艰险

程丹是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队员,曾参加过汶川大地震、芦山地震、宜宾长宁地震等多次抗险救援工作,这次援鄂救援,她依然是第一时间主动递交请战书,没有半点犹豫。到达武汉进驻医院后,她迅速调整状态,立刻投入到了救护患者的工作中。对于普通病房改建的重症病区,走廊长,单间多,而且重症患者治疗多,护理需求大,她穿着防护服,全然不顾双脚因长时间奔走磨出的水泡,依然在危重患者身边忙碌,输注液体、记录生命体征、吸痰、记录引流量...在封闭的隔离病房里,在诸多的现实困难前,她从未放弃,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再多抢救一位病人,再多护理一位老人……因为生理期,那几天她总感觉腰酸背痛,然而一进隔离病房,她就忘记了一切,全身心投入到患者的救护中,将自己的专业和热情都奉献给了患者。


06 张忠良:逆行无悔,勇往直前

张忠良,这个20多岁的小伙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名字一样,忠诚仁厚,善良可爱。他是队伍里年龄最小的,但是为人和善,谦虚有礼,上下班路途中队友们时而拿他打趣,他成了队里的开心果。谈到这次出征援鄂,他说出发前心里是有些担忧,但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有一股力量激励着他。到达武汉进驻医院后,他被身边的共产党员像队长、景姐、丹姐、税师兄的坚强和勇敢激励着,他坚定了信念,迈出逆行的脚步绝不后悔。在临床工作中,对分管的患者细致入微的照顾,为患者翻身、口腔护理、剪指甲、尿管护理,提升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他自称年轻有力,主动搬运氧气筒,运送病房物资,回收医疗垃圾,从无半点怨言;在生命与病毒的斗争中,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信念,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逆行应战,与天争命,逆行无悔,勇往直前。


07 邓小丽:感恩报恩,用爱拼搏

 

邓小丽,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护师。这个来自汶川的羌族女孩,在08年汶川地震时,看见身着白衣的医护人员,援助汶川,救死扶伤,这份情,这份爱,她铭记在了心里,她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12年后,在发出援助湖北志愿者报名通知的第一时间,她报名了。作为白衣战士,来到了最前线最需要她的岗位。进驻医院后,由于隔离病房的配置液体的需要,小丽主动承担了治疗班。每天她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带着双侧手套,在空间狭小的治疗室里忙碌着,核对医嘱,核对药品,配置病房所有患者的液体,然后通过传送筒,传送到隔离病房内。治疗室环境密闭,空间小,消毒机24小时工作,呆久了人很容易缺氧和压抑,而治疗班的工作要求高,核查医嘱、配置液体必须准确无误,注意力高度集中,5,6个小时的班下来,常常感到头晕目眩。但每次小组开会关心她时,小丽总说:“我没事,能坚持,睡一觉就好了”。作为一个汶川人、省医的护士,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白衣战士的誓言,也报答着汶川地震灾害时期全国人民支援汶川的这份恩情。


这就是他们7个人,像7名钢铁卫士一样,在紧急组建的一支医疗队中,迅速适应,承担职责,履行使命,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病情垂危的患者;他们七人诠释和发挥着我们四川省医人的厚德、至善、求精、图强的院训精神,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最前线,为武汉人民带去温暖和希望。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我们七人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支援的日子里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