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报道详细

四川新闻网:生命的名义 青春的骄傲

发布时间:2013-05-14 00:00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和城东病区急诊科“全国青年文明号”抗震救灾纪实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28日讯(记者 张进春 楚彦)
    (一)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作为全国青年文明号,省医学科学院.省人民医院手术室第一时间组织起来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8:10分,手术室科护士长赶到科室,启动地震救援应急预案。9时,手术室张新同志就随国家紧急医学四川救援队赶赴地震灾区,在芦山中学展开搭建移动医院。同时,手术室第一梯队及后勤保障人员共30余人全部到达手术室,开放所有36个手术间,准备大量专用手术器械敷料、急救药品以及仪器设备,保证地震伤病员到达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护士长根据汶川地震后救治经验,将其余人员分别安排为第二、三、四梯队人员集结待命,一旦接到通知半小时内即可到岗投入手术,手术间24小时开放。   
    地震发生后,手术室多名同志都向护士长表达“冲锋第一线,参与抗震救灾”的意愿,许多是“80后”“90后”。20日下午6点,手术室庄欢、宋龙超同志随院第三批医疗队赶赴灾区。21日下午,手术室业务骨干杨友智同志随第四批医疗队赶赴雅安市人民医院,对重症伤员进行手术治疗。这些赶赴灾区第一线的同志平均年龄仅24岁,他们分赴庐山、龙门镇等重灾区,在余震不断、生活物资匮乏的恶劣条件下,不顾自身安危,一头扎进抗震救灾的战斗中去。而留守在后方的百余名手术室护士也毫不懈怠,每天完成超过150台手术,人均工作时间超过十个小时,不仅保证地震病人第一时间接受手术治疗,同时也尽可能多的完成普通患者的例行手术。   
    经历了汶川地震的洗礼和芦山地震的战斗,手术室这支年轻的队伍将以更加顽强的意志、迅速的行动、密切的配合,克服一切困难,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不愧于“全国青年文明号”的称号。   
    (二)   
    震后第一时间里,省医学科学院.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青年文明号号长急诊科主任赵勇、副号长护士长曾文莉迅速赶到科室,组织指挥各项救治工作。他们有条不紊、优质高效地实施着医院的创伤一体化救治流程,时刻为接收更多来自当地或震区的伤员作好准备。党员、护士长曾文莉来不及联系正在雅安上学的女儿,便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震后不到半小时,科室正在休假的同志们自发赶回科室,和当班医务人员一起救治病人。两名生病的护士,吴小英放弃休假,姚绪不顾自己刚下夜班,都带病坚持工作。另一名医务人员谭建英将年幼的儿子交给妈妈后,马上就到科室投入到抢救工作中。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移动医院设立在城东病区,遇灾情重大移动医院将会第一时间出动前往灾区。曾文莉护士长带领汪臻华、贺倩等护士分成三组,开始为移动医院准备急救物资,液体、输液器、棉签、纱布、绷带、手套、夹板、药品、空针、生活用品……大量的物资准备工作相当繁琐,但大家忙而不乱地准备着,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尽快到达灾区。半小时后,所有物资全部打包上车,即刻出发。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急诊科副护士长、青年文明号副号长乐磊同志,将年仅2岁还在病中的女儿托付给家人后,义无反顾地赶回医院集结,作为城东病区第一批医务人员赶赴灾区救治地震伤员。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城东病区队长、急救部主任孙明伟,当天正在省外出差,听到地震消息后立即停止出差返回成都,于当晚连夜前往灾区参与地震伤员抢救工作。几天来,不管前方还是后方,都在为抗震救灾坚守着、战斗着。在前线队员乐磊的QQ空间,我们看到了“已在灾区战斗一天一夜、加油、继续,创造生的希望!”、“余震不断、救援坚持!生命可贵!”、“向震中宝兴挺进!前途未知、勇往直前!”、“终于安全的把伤员从宝兴转运出来了!继续努力、马上返回芦山!”、今晚又来了7名战友!我们的队伍强大了!”等话语,字里行间不仅体现着敬业精神,彰显我们坚不可摧的急诊救援队伍的力量,更看到了生命的延续和爱的希望!   
    “愿用我们微不足道的力量让灾区少一点眼泪和悲痛”,这是大家共同的心声。而急诊科整个团队也用行动证明了这支坚强队伍无愧于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四川新闻网:生命的名义 青春的骄傲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