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报道详细

健康报:吴峥峥:医生要把真诚奉献作为信仰

发布时间:2018-08-31 15:29

  健康报 2018-8-24 作者:符康富

  她敢于战风险、闯“禁区”,在四川省内率先开展“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非球面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ICL/TICL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眼”等多项手术,在全国大规模防盲手术中率先开展“表麻下完整撕囊联合劈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她研发了角膜异物刮除器、泪道冲洗器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并先后获得四川省及成都市科技进步奖2项;2013年~2016年,她连续4年被坪为“成都好医生”“四川好医生”和“四川名医”。从医20多年来,她用精湛的医术和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拥抱着自己学医的初心。她说:“医生要把对病人、对事业的真诚奉献作为自己终生的信仰。践行这种信仰很神圣,也很平常。”

  三件特别的纪念品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吴峥峥的办公桌上,有一座用塑料饮料瓶、丝袜等材料做成的“莲花”盆景。送盆景的人,是83岁的张婆婆。

  张婆婆有1800度的超高度近视,厚厚的镜片戴了几十年。近几年她又患上了白内障,视力大幅下降。去几家医院看病,张婆婆得到的回答都是:超高度近视、白内障、高血压,加上年事已高,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效果也不一定很好。2014年老伴去世,几个儿女又都在外地,张婆婆几乎无法生活自理。

  2015年3月,张婆婆抱着一线希望找吴铮铮看病。吴峥峥在对张婆婆的晶体混浊程度进行仔细检查和评估后,术后,张婆婆的视力由0.1恢复到了0.5,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

  为表达感激之情,张婆婆不顾年迈,精心制作了一座具有圣洁寓意的“莲花”盆景,专程到医院送给吴峥峥

  在吴峥峥的手提包里,有一条用塑料绳编织的五彩钥匙链。它是年过古稀的刘婆婆赠送的。

刘婆婆4岁时因外伤导致左眼失明,一直依靠右眼生活。近几年右眼视力下降严重,无人照料时常会摔倒。她多处求医,但因“独眼”,手术风险大,后果难预料,便一直拖了下来。

  2017年6月,刘婆婆经人介绍,找到吴峥峥诊治。检查发现,刘婆婆视力只有0.02,除了白内障之外,晶体核已变成棕色,很硬,而且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仅有1000个,低于正常值的一半。如果用常规的手术方式,术后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的几率非常大,需要再进行角膜移植。

  在没有角膜来源的情况下,吴峥峥决定使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和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减少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刘婆婆的远近视力均达到0.8。

  摘下了老花镜的刘婆婆,用塑料绳编织了一条五彩的钥匙链送给吴峥峥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DEMI眼科研究所在国际眼科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学术地位在美国始终保持前十位。DEMI致力于推动全球眼科医生的培养,从2002年起,每年都来四川进行学术交流和医师培训。

  2011年6月,在完成既定工作启程回国的欢送会上,中心专家突然拿出一枚有DEMI标志的纪念章赠送给吴峥峥

  原来,在几天的交流过程中,美国专家们对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两名住院医生能独立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感到有些出乎意料。这种手术,很多大医院的高年资主治医生甚至副主任医生都没有机会独立操作。美国专家们得知吴峥峥是他们的老师,不禁敬佩不已。出于同行的敬意,他们向吴峥峥赠送了这枚具有特别意义的纪念章。

  “不能因为有风险,就轻言放弃”

  患者求医,医者施治,都是希望与风险并存。吴峥峥始终要求自己:不能因为有风险,就轻言放弃。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努力去争取。

在云南煤矿行业工作的张先生,从小就患有先天性白内障,近视将近2000度。2014年被当地医院诊断为“白内障、高度近视、双眼属体脱位”。医生告知需要进行三次手术,才能保住眼睛。

  出于对手术的恐惧,张先生跑了省内外多家医院,结论几乎完全一样:要想治愈,每只眼睛免不了要进行2-3次手术,费用至少12万。如果术中出现大出血,眼睛将彻底失明。

2017年5月,经朋友推荐,张先生专程从云南慕名来到四川求医。吴峥峥复习了病人此前就医的全部检查资料,散瞳检查了患者晶状体脱位的情况,耐心倾听了患者的苦恼和要求。在进行仔细评估后,她决心挑战这个难度很大、风险很高的病例。

  吴峥峥为张先生制定了一个既能治病又能省钱的方案。5月22日和31日,她先后对张先生的右眼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张力环植入+人工晶体植入术,左眼进行白内障摘除+缝线式人工晶体固定术。手术获得成功,总花费不到2万元。按照患者生活和用眼习惯,吴峥峥为其保留了轻度近视。出院前,张先生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称赞吴峥峥“医术精湛,德艺双馨”。

  面对患者的感激,吴峥峥显得异常平静。她说:“当一个患者从以前的看不见到今天的看得见,从以前的视物模糊暗淡到今天的清晰明亮,会欣喜、会激动、会倍感幸福,也会感谢医生的帮助。作为医生,我们要将病人的感谢化作继续前进的动力,更好地做人做事。”

  去年11月的一天,是吴峥峥出门诊的时间。她看完医院规定的号源和一些临时加号的病人后,已是下午五点半。正当准备下班时,一位身着藏袍的大爷在儿子和女儿的搀扶下来到诊室门口。大爷名叫扎西,头发花白,双眼半睁半闭,满脸痛苦表情。儿子用不熟练的汉语说:“医生,求求你,给我父亲看看吧。我们从石渠县来,天不亮就出发,现在才赶到。我父亲眼睛又红又痛,现在什么也看不见了。”

  出了一天门诊的吴峥峥,虽已相当疲惫,但仍像过去无数次所做的那样推迟下班。70多岁的扎西因左眼过熟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眼压升高导致角膜水肿,视力仅有光感,同时还伴左侧头痛。右眼的白内障也进入近成熟期,视力仅有数指。吴峥峥迅即打电话给住院部协调病床,将扎西急诊收入病房,进行降眼压、抗炎等处理,并叮嘱尽快完善术前检查、积极安排手术。

  因为担心扎西不会说汉语,思想负担重,手术中的配合存在问题,吴峥峥特意让其亲属按医疗流程穿戴好后进入手术室充当翻译。一周内,双眼先后施行手术,扎西的视力分别恢复到0.4和0.8。出院时,扎西朝吴峥峥竖起大姆指,连说:“门巴,卡措!卡措!”

  “每当看到患者恢复视力,我所有的疲劳就都忘到脑后了”

  从1997年起,中国与国际狮子会携手推进“视觉第-中国行动”。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防盲治盲工程。

  作为四川省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吴峥峥积极参加。她的足迹遍及南江、通江、炉霍、黑水、盐边、珙县、高县等贫困地区,为近万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并为基层培养眼科医师。她告诉笔者:“每当看到一个个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并连声说谢谢,我所有的疲劳、离家的不适和对家人的挂念,就都忘到脑后了。”

  近年来,未矫正的青少年近视已成为致盲的第一位原因。吴峥峥深感从小预防近视发生和控制近视发展的重要性。她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健康宣传,呼吁成立四川省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期望促进青少年眼健康工作快速发展。在吴峥峥的不懈努力下,2014年11月,四川省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在全国率先成立。2016年8月,省卫计委、教育厅、财政厅、妇联、残联、关工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方案》。随后,吴峥峥组建了第一届四川省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组。2016年底,组织召开“四川省近视防控高端论坛”,加强四川和全国专家的学术交流。2017年,她又带头开展“四川省青少年近视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组织“四川省青少年眼健康网络平台建设”的相关研究。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得到业内专家的普遍认可。

  作为“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护眼亮眼工程”8位特聘专家之一,吴峥峥获得了“2017年中国健康传播大使”的荣誉称号。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健康报:吴峥峥:医生要把真诚奉献作为信仰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