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院报2015年第3期第四版详细

医护手记 我在《医生来了》

“2014年6月22日。今天参加《医生来了》的录制,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是却给我带来了与人交流、分享的快乐和满足。”

这句话是第一次上《医生来了》节目后,自己写下的感受,记忆犹新。时光如梭,转眼节目就快满一周岁了,重温这个舞台上的每一刻,留给我的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与成长。

还记得那是去年6月的一个下午,怀着好奇与忐忑之心走进了《医生来了》的演播室,映入眼帘的一幕完全颠覆我当初的想象:舞台中央的桌上放着各种蔬菜,连厨具都备好了,主持人雷宇和医生谈笑风生……跟我想象中健康类节目严肃的做派大相径庭。百思不解时,旁边一直很严肃的导演叫“停”了,“黄珊,你还没有放松,想笑就笑出来;黄斌,语速太快,放低速度观众才能听清楚;邓磊你把那瓶子拿起来对着镜头介绍……”小小的一段反复录了几次才算通过。看到这一幕,原本信心满满的我,顿时就泄了气。不过转念一想,窃喜幸好自己只有2分钟的插片录制时间,录完赶紧闪人。

没想到这一录,从此就跟这个节目结下缘分,无法割舍。一周后宣传部通知我参加节目录制话题讨论,原来录之前还要来一个选题环节,商量结束后决定让我以医生主持的身份上一期颈椎病,看似淡如清风的我其实心里已经炸开了锅,第一次以医生主持的身份参加整个节目的录制,非常紧张,在台上语无伦次、目光游离、缺乏自信……那一次才真正体会到在众人面前清楚地表达自己不是一件易事,何况是在几台摄像机面前。3次下来后感觉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甚至想离开这个节目。那时候团队的老师、主持和导演给了我鼓励和力量,作为团队中唯一一位中医主持像是受到了特殊照顾,就像那句歌词一样“当我逆水行舟,你们在我左右推着我走”。

我们的团队里,有各个专业的年轻医生,有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有宣传部的策划团队,也有媒体朋友们,我们像师生,也像朋友,更像是兄弟姐妹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可亲可爱,在工作中他们或专注、或精益求精、或直率坚韧、或大气开朗……尽管每一次录节目前,都需要挤出休息时间储备知识,与专家沟通;尽管每周二录制节目前必须提前安排好自己的份内工作,但是我想说,收获远远比付出多。

如今,我已经参与主持了十余期节目,有本专业的,也有其他专业的。和搭档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走在大街上,偶尔也会被热情的观众认出来。这种感觉和当医生的感觉似乎有些不一样,但是那种被认可的感受一样令心情愉悦。

《医生来了》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原来,做一名医生,除了能为病人解除痛苦,还可以用自己所学服务于广大的老百姓,传播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做一名健康科普的传播者,我和我的同事们走在路上,乐此不疲。

愿《医生来了》越办越好。                            

     中医针灸科 代晓琴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2015年第3期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