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院报2012年第4期第二版详细

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

本期人物:EICU主治医师邓磊


EICU作为急危重症“集散地”,有些伤者还来不及抢救便失去了生命,有些患者经过全力抢救、漫长医治却仍没能挽留流逝的生命。在这样一个病情危重,纠纷易发的科室,他,曾参与多起这样无奈的抢救,他也曾严词拒绝过患者及家属的馈赠。然而,他却从来没有过纠纷和投诉。失去亲人的家属说:邓医生给了我们病人真真切切的同情和帮助。幸得获救的患者说:是邓医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不放弃挽救了我。

邓磊2004年毕业分配至我院工作,因业务能力强,08年定科EICU。文质彬彬的外表,面对患者,他总是语音轻柔,如春风般抚慰患者及家属焦灼的心灵。他和科室同事一道,用最先进的设备、最过硬的技术,为垂危的患者争取最后的希望。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邓磊正全力备战全国急救大赛。参加这样的大赛,既是能力和技术的体现,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升的机会。邓磊却毅然返回科室,驻扎病房。一个个伤员送进来,记不清有多久没有回家了,甚至没空给新婚不久的妻子打一通电话。年仅17岁的北川中学高一学生张建华,这个被重物挤压10多个小时的小伙子,被诊断为严重挤压综合征、急性肾功衰、四肢肌肉坏死,在绵阳市三医院已经进行了三个肢体的切开减压及清创手术。由于病情恶化,被紧急接回我院进行进一步的抢救治疗。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抢救,一次次汗如雨下的“特大”换药,一次次艰难手术与抉择,抗生素、血液、血小板、凝血因子、止血抗菌药物、抑制肾衰竭药物……邓磊说,在5.12抢救众多伤员的过程中,学到很多,体悟更多。这次灾难,使他更直接地面对生死,见证了生命的脆弱,学会了尊重生命、珍视生命。因着整个5.12期间的突出工作,邓磊被授予“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春节黄金周您如何度过?呼朋引伴,外出旅游;或者三两聚会,觥筹交错。2010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四),汉源县泥美乡发生车祸,造成9人死亡,8人重伤,其中2人伤势危重。作为ICU医生,邓磊随急救队出征,连夜赶赴现场。一路颠簸,专家组很快到达雅安泥巴山。此时大雪纷飞,道路被封,医护人员无奈返回雅安市区焦急等待。18日天一亮,专家组立即出发,到达汉源县人民医院。省、市、县医疗专家联合对8名伤员进行逐一会诊,制定个体治疗方案,加强重症伤员救治和护理,强化伤员病情监护,实施每日会诊制度,并紧急调集血气分析仪等医疗设备、物资支援汉源县,千方百计抢救伤员生命。直至2月21日(事故后第5天),伤员伤情基本稳定,省医疗专家组才将治疗方案详细计划安排后,交给雅安市医疗专家组。凝聚着团聚与温馨的假期在忙碌中过去,邓磊没有抱怨,因为他知道,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以生命的名义守护着患者的健康。

在EICU呆了五年多,经历了无数抢救,看到无数悲恸的生离死别。2009年邓磊担任科室住院总,这一年里,吃住几乎都在医院。EICU患者病情危、急、重,作为住院总的他,要参与各种抢救,要通管所有患者,要与家属交涉、解释病情,睡不上一个囫囵觉,吃不上一口安生饭。邓磊没有抱怨,埋头苦干,业务技术得到大幅提升。在这里,有太多的心灵煎熬,每天都要面对随时可能死亡的患者,随时的抢救,还有病人死亡后家属的那份沉痛,唯有拼尽全力,不断提升,他才能坦然面对那些留下或失去的生命。

作为西南唯一一支国家卫生应急队队员和四川省预备役高炮师野战医疗救护分队队员,邓磊积极参加训练和演习,培养自己过硬的现场急救技术、野外生存能力以及与其他队员的整体协作和配合能力。他们将接受国家调度,参与西南地区大型突发事件的救治,甚至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救援。面对生命的沉重,邓磊不断敦促自己奋进、求真,只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

(宣传部 张莉)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2012年第4期
网站纠错